鏜床加工的防塵效果與設備自身結構設計、防塵裝置的性能、加工工藝參數的選擇以及車間環境和維護保養情況等多種因素有關,具體如下:
設備結構設計
密封性能:鏜床的整體密封設計至關重要。例如,主軸箱、進給箱等部件的密封良好,能防止粉塵進入內部,減少對傳動部件和軸承的磨損。導軌與滑塊之間的密封結構合理,可避免粉塵堆積,保證運動精度。
排屑方式:排屑系統的設計直接影響防塵效果。如采用高效的螺旋排屑器,能及時將切屑排出加工區域,減少粉塵產生。具有傾斜式工作臺或排屑槽的鏜床,可使切屑和粉塵快速滑落,不易積聚在加工區域。
防塵裝置性能
防護門:鏜床配備的防護門可有效阻擋粉塵飛濺。透明防護門便于操作人員觀察加工情況,同時能防止粉塵擴散到車間環境中。防護門的密封性好,可減少粉塵泄漏。
防塵罩:主軸、絲桿等部位的防塵罩能防止粉塵進入關鍵部件。伸縮式防塵罩可隨主軸或工作臺的運動而伸縮,既能保護部件,又不影響加工操作。風琴式防塵罩具有良好的柔韌性和防塵性,能有效阻擋粉塵。
吸塵裝置:吸塵系統的吸力大小決定了防塵效果。高效的吸塵裝置可及時吸走加工過程中產生的粉塵,保持加工區域清潔。吸塵口的位置和數量也很關鍵,合理布置能確保粉塵被全面收集。
加工工藝參數
切削用量:切削速度、進給量和切削深度等參數會影響粉塵產生量。切削速度過高,會使切屑產生的熱量增加,導致粉塵飛揚;進給量過大,可能使切屑破碎不充分,產生更多粉塵。合理選擇切削參數,可減少粉塵的產生。
刀具選擇:刀具的幾何形狀、鋒利程度等對防塵效果有影響。鋒利的刀具切削力小,可減少切屑的變形和破碎,降低粉塵產生。刀具的斷屑槽設計合理,能使切屑及時折斷,便于排屑和吸塵。
車間環境與維護保養
車間通風:車間的通風系統良好,可及時將加工產生的粉塵排出室外,保持車間內空氣清潔。合理的通風布局能使空氣流動順暢,避免粉塵在局部區域積聚。
清潔頻率:定期對鏜床進行清潔,清除設備表面和內部的粉塵,可防止粉塵堆積影響加工精度和設備性能。及時清理排屑槽、吸塵裝置等部位,確保其正常運行。
維護檢查:定期檢查鏜床的密封件、防塵裝置等部件,發現損壞或老化及時更換,保證防塵效果。對設備的潤滑系統進行維護,確保各部件潤滑良好,減少因摩擦產生的粉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