鏜床加工中,并非所有部件都需要耐腐蝕材料,但直接接觸腐蝕性介質、處于潮濕/多塵等惡劣環(huán)境,或對精度穩(wěn)定性有極高要求的部件,必須采用耐腐蝕材料(如不銹鋼、合金、表面處理鋼材等),否則會因腐蝕導致磨損、精度下降甚至失效。以下是需要耐腐蝕材料的核心部件及原因:
一、直接接觸腐蝕性介質的加工相關部件
這類部件因與工件、切削液、冷卻液等直接接觸,若材料耐腐蝕性不足,會被化學侵蝕或氧化,影響加工精度和壽命。
1.鏜桿(主軸部件)
接觸環(huán)境:鏜桿是鏜床的核心切削部件,加工時需接觸工件(如不銹鋼、鑄鐵等可能殘留切削液)、切削液(含乳化劑、防銹劑,部分含微量酸性成分),且高速旋轉時易吸附冷卻液中的雜質。
腐蝕風險:若材料不耐腐蝕,表面會出現銹跡、斑點,導致與鏜刀的配合間隙變大(影響加工精度),嚴重時可能因銹蝕導致鏜桿直徑不均勻,加工出的孔出現橢圓度超差。
常用材料:
中高碳鋼(如45鋼)表面鍍鉻(鉻層耐酸堿、耐磨);
加工強腐蝕性工件(如化工設備的不銹鋼管道)時,采用不銹鋼(如304、316)或合金工具鋼(如Cr12MoV,含鉻元素提升耐腐蝕性)。
2.工作臺面及導軌
接觸環(huán)境:工作臺用于放置工件,加工時會滴落切削液、冷卻液(可能含油污、金屬碎屑),且工件裝卸時可能殘留水分、冷卻液;導軌是工作臺移動的導向部件,易堆積切削液和灰塵混合物。
腐蝕風險:臺面生銹會導致工件放置不平穩(wěn)(影響定位精度);導軌銹蝕會增加摩擦阻力,導致工作臺移動卡頓,甚至劃傷導軌表面(不可逆損傷)。
常用材料:
灰鑄鐵(HT300)表面進行“發(fā)藍處理”(氧化膜防銹)或淬火(提高硬度和耐腐蝕性);
高精度鏜床采用鑄鐵表面粘貼耐磨耐腐蝕導軌板(如聚四氟乙烯復合板,兼具潤滑和耐蝕性)。
3.切削液/冷卻液循環(huán)系統部件(泵體、管道、水箱)
接觸環(huán)境:直接輸送含切削液的介質(部分切削液為水溶性,含防銹劑但仍有微弱腐蝕性;油溶性切削液長期使用可能氧化變質,產生酸性物質)。
腐蝕風險:泵體、管道銹蝕會導致雜質混入切削液,污染工件和刀具;水箱內壁銹蝕會滋生細菌,加速切削液變質。
常用材料:
泵體、管道采用不銹鋼(304)或工程塑料(如PP、PVC,耐化學腐蝕);
水箱內壁做防腐涂層(如環(huán)氧樹脂涂層)。
二、暴露在惡劣環(huán)境中的輔助部件
1.外露金屬部件(手柄、螺栓、防護罩)
環(huán)境風險:鏜床若安裝在潮濕車間(如靠近酸洗、電鍍工序的機械加工車間)或露天臨時作業(yè)(極少情況),外露部件易被空氣中的水汽、腐蝕性氣體(如氯離子、二氧化硫)侵蝕。
腐蝕后果:手柄銹蝕會影響操作手感;螺栓銹蝕可能導致部件松動(如防護罩固定螺栓),存在安全隱患。
常用材料:
手柄采用不銹鋼(201、304)或表面鍍鋅處理的鋼材;
螺栓選用鍍鋅螺栓或不銹鋼螺栓,配合防松螺母。
2.電氣控制系統外殼及接線端子
環(huán)境風險:潮濕環(huán)境中,電氣部件易受潮生銹,導致接觸不良(如按鈕開關、繼電器接線端子);若切削液飛濺到電氣外殼,可能滲入內部腐蝕線路。
腐蝕后果:控制失靈(如工作臺無法移動、主軸停轉),甚至短路引發(fā)故障。
常用材料:
外殼采用冷軋鋼板表面噴塑(塑料涂層隔絕水汽);
接線端子采用銅合金表面鍍鎳(鎳層耐氧化、導電性好)。
三、特殊加工場景下的專用部件
在化工設備、食品機械、醫(yī)療器械等領域的鏜床加工中,工件本身或加工環(huán)境具有強腐蝕性(如加工含酸堿的容器、不銹鋼醫(yī)療器械),需針對性使用耐腐蝕部件:
刀具安裝座:與食品級不銹鋼工件接觸時,需采用316不銹鋼(耐氯離子腐蝕,適合食品加工環(huán)境);
冷卻系統噴嘴:若使用含酸的特殊冷卻液(如加工鈦合金時),噴嘴需采用陶瓷或聚四氟乙烯材料(耐強腐蝕)。